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郑贵友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2019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状位形容词的“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动主双系”的形容词状语 12
1 引言 12
1.1 结构、特征 14
1.1.1 结构 14
1.1.2 特征 14
1.2 构件、联系 15
1.2.1 NP与VP 15
1.2.2 VP 16
1.2.3 SN-V句中A状的类型选择 18
1.3 原生性态与暂生性态 23
1.3.1 “原生性态”与“暂生性态” 23
1.3.2 A状→A定原义易位 31
1.3.3 A状→A定变义易位 35
1.4 A定和A状的语义矛盾性与A定→A状易位 39
1.4.1 A定和A状的矛盾性 39
1.4.2 A定→A状易位 41
1.5 其他变易 45
1.5.1 NP+A,VP+O/R 46
1.5.2 A状前移 48
1.6 属性NP的隐现 50
1.6.1 属性NP隐现的三种格式 50
1.6.2 关于S1式:NP+A+VP 53
1.6.3 关于S2式:NP1+NP2+A+VP 57
1.6.4 关于S3式:NP1+(NP2)+VP 62
1.6.5 部分SN-V句中属性名词NP2 68
第二章“动宾双系”的形容词状语 74
2 引言 74
2.1 “制作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 76
2.1.1 结构、特征 77
2.1.2 构件、联系 79
2.1.3 制作标准与使成性态非使成性态 87
2.1.4 小结 93
2.2 “呈现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 94
2.2.1 结构、特征 95
2.2.2 构件、联系 97
2.2.3 呈现性态与本体非本体性态 104
2.2.4 呈现性态与基本非基本性态 109
2.2.5 “有”字句 113
2.2.6 小结 116
2.3 “感知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 117
2.3.1 SGⅠ:“味觉感知”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 119
2.3.2 SGⅡ:“触觉感知”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 132
2.3.3 SGⅢ:“视觉感知”类句子中的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 141
2.3.4 小结 148
第三章“主动宾三系”的形容词状语 155
3 引言 155
3.1 结构、特征 156
3.1.1 结构 156
3.1.2 特征 157
3.1.3 两种不同的下位类型:前因式和后因式 158
3.2 前因式(SQ) 160
3.2.1 构件、联系 160
3.2.2 原生性态与暂生性态 167
3.2.3 本体性态与非本体性态 170
3.2.4 其他变易 174
3.3 后因式(SH) 177
3.3.1 构件、联系 177
3.3.2 原生性态与暂生性态 182
3.3.3 本体性态与非本体性态 184
3.3.4 其他变易 186
第四章“唯动单系”的形容词状语 192
4 引言 192
4.1 结构、特征 194
4.1.1 结构 194
4.1.2 特征 195
4.2 构件、联系 196
4.2.1 A状与NP 196
4.2.2 VP 201
4.2.3 Sv句中A状的“单唯动系”语义特征 206
4.2.4 A状词表 210
4.3 相关发生与使成发生 212
4.3.1 相关发生 212
4.3.2 使成发生 214
4.4 A补A状原义易位及其他 225
4.4.1 现象 225
4.4.2 条件 225
第五章全书结束语 233
一、A位的归结与A状的本质 233
二、研究对象与理论背景 241
三、总体思路与方法 243
四、几点思考 245
后记 251
推荐书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