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意义的生成与阐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意义的生成与阐释
  • 王春荣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6278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61页
  • 主题词: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时期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意义的生成与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作为文学史关键词的“新时期文学” 1

第一章 文学批评的新视野:主题学研究 18

一、20世纪文学主题学研究实绩述略 18

1.20年代奠基者的开创性研究 21

2.70年代两岸学者对主题学的复归 28

3.新时期主题学研究的新开拓 32

二、主题学研究跨学科、跨文化的话语系统 38

1.民俗学、民间文学领域中的主题学 39

2.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主题学 41

3.阐释学范畴中“意义阐释”的主题学 44

4.女权/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介入的主题学 48

三、主题学研究的对象及其关联域 51

1.主题学基本概念的厘定 51

2.主题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59

3.主题学研究的方法论 65

四、主题学研究的旨趣与功能 70

1.刷新了文学观念和文学史研究模式 71

2.对文本意义的深度追问和多向度开掘 72

3.主体生成深层心理结构的别样透析 74

4.对人类文化记忆和隐秘情绪的探源 76

第二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无主题变奏” 78

一、“无主题变奏”生成的语境及其主要特征 78

二、“无主题”的主题类型化阐释 81

1.五四启蒙主题的延展——“新启蒙”主题 82

2.千古性灵之现象——祭悼/伤痕主题 90

3.一个世纪的大主题——反思/忧患主题 97

4.荒芜英雄路——英雄/非英雄主题 105

第三章 世纪末思潮和“无边界主题” 117

一、“无边界主题”生成的语境及其主要特征 117

二、“无边界主题”的类型化阐释 120

1.“哈姆雷特”的疑问——生存/死亡主题 121

2.精神的炼狱——苦难/救赎主题 129

3.世界流行病——焦虑/癫狂主题 137

4.重返伊甸园——自然/生态主题 146

第四章 “箭垛式人物”的当代谱系图 160

一、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审美转型 161

1.从“共名”到“未名” 162

2.从主体化到边缘化 165

3.从概念化到意象化 167

二、“箭垛式人物”的当代谱系图 171

1.又见阿Q,并非阿Q——陈奂生形象系列 173

2.改革潮中的“垦荒牛”——“开拓者家族” 178

3.转型期的“活动变人形”——知识者形象系列 180

4.社会剖析,包公再世——新“清官”形象系列 185

5.“多余人”的当代变异——“顽主”等边缘人形象 187

6.满蕴着末世情绪的“世纪儿”——“最后一个” 195

第五章 主题意象:意义的审美呈现 203

一、落英缤纷的意象和意象群落 204

1.深厚的文化“根”性 205

2.鲜明的现代性特征 206

3.意象生成的内在主体性 208

二、“主题意象”类型的审美解读 210

1.“洪水”、“荒原”和“旷野”——水土意象群 210

2.龙马精神的再造——动物意象群 231

3.自审自恋心理的代偿——器物意象群 246

4.在寻找现代性中寻找自我——精神意象群 268

结语:在历史的惯性中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特征 292

参考文献 298

后记 30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