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 以南京栖霞山铅锌银锰多金属矿床为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  以南京栖霞山铅锌银锰多金属矿床为例
  • 谢树成,殷鸿福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51214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3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 以南京栖霞山铅锌银锰多金属矿床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参与形成长江中下游某些C—P—T层控多金属矿床的迹象 1

1.1 研究思想体系——生物-有机质-流体(OOF)成矿系统 1

1.1.1 问题的提出 1

1.1.2 研究思路 1

1.1.3 研究内容 2

1.1.4 系统的一些成矿作用 4

1.1.5 成矿系统的表现形式 4

1.2 长江中下游地区C—P—T层控多金属矿床的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作用迹象 5

1.2.1 沉积-成岩期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迹象 5

1.2.2 热液成矿期的有机质、含有机质流体参与作用的迹象 6

第二章 矿床基本特征及山-盆构造演化 13

2.1 矿区地质 13

2.1.1 地层 14

2.1.2 构造 14

2.1.3 岩浆岩 18

2.2 矿床特征 18

2.2.1 矿体规模、形态、产状 18

2.2.2 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围岩蚀变 18

2.2.3 控矿地质因素 18

2.2.4 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 19

2.2.5 矿床成因 19

2.3 山-盆构造演化 22

2.3.1 活动带发展阶段 23

2.3.2 准地台发展阶段 23

2.3.3 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 25

第三章 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 28

3.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28

3.1.1 区内各地质体稀土标准化模式曲线 28

3.1.2 稀土参数 34

3.1.3 稀土图解分析 35

3.1.4 聚类分析 37

3.2 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40

3.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40

3.2.2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44

第四章 矿床生物、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46

4.1 区域地层生物群特征及矿化生物类别 46

4.1.1 宁镇地区各主要地层中的生物群特征 46

4.1.2 矿化生物特征 46

4.2 区域地层有机质特征 47

4.2.1 地层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等特征 47

4.2.2 有机质的成熟度 49

4.3 矿床有机地球化学 51

4.3.1 可溶有机质的研究方法及条件 52

4.3.2 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特征 53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烷烃 53

4.3.4 非烃和沥青质的红外光谱特征 63

4.3.5 有机质成熟度 65

4.3.6 小结 73

第五章 成矿流体特征 74

5.1 流体包裹体的类型 74

5.2 流体包裹体的无机成分 75

5.3 有机包裹体的光学和谱学特征 79

5.3.1 有机包裹体的光学特征 80

5.3.2 有机包裹体的谱学特征 81

5.4 有机包裹体的成分 85

5.4.1 有机包裹体的氯仿沥青“A”及族组成 85

5.4.2 有机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烷烃 85

5.4.3 有机包裹体中非烃和沥青质的红外光谱特征 88

5.5 流体包裹体的其他物化特征 89

5.5.1 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等物理特征 89

5.5.2 成矿流体的化学特征 91

5.6 成矿流体的同位素特征 93

5.6.1 矿物的碳、氧、硫同位素 93

5.6.2 流体包裹体的碳、氢、氧同位素 95

5.6.3 成矿流体的水/岩比值 97

5.6.4 小结 98

第六章 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的作用 100

6.1 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作用的证据及方式 100

6.1.1 轻烃组分与Cu、Pb、Zn等成矿元素的关系——活化迁移作用证据之一 100

6.1.2 质子探针分析——活化迁移作用证据之二 101

6.1.3 Cu、Pb、Zn等成矿元素与有机碳的关系——还原沉淀作用证据 105

6.2 藻类-有机质-流体对金和铅锌的成矿作用实验模拟 109

6.2.1 材料和方法 109

6.2.2 含金软丝藻转变为有机质、流体时金的分配情况 110

6.2.3 金等成矿元素在有机质中的结合状态 113

6.3 系统的作用模式 117

6.3.1 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117

6.3.2 与南北油气田的关系 117

6.4 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的归结 121

6.4.1 长江中下游地层控矿的实质 121

6.4.2 岩浆作用、构造作用为有机成矿作用创造条件 122

6.4.3 不同矿种成矿作用的差异 122

6.4.4 找矿方向探讨 123

结束语 125

参考文献 126

外文摘要 129

图版说明及图版 13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