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审计基础与实务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编审计基础与实务
  • 申建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689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审计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审计基础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 1

1.1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

1.1.1 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

1.1.2 民间审计的起源和演进 4

1.1.3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6

1.1.4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7

1.2 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8

1.2.1 审计的概念 8

1.2.2 审计关系 8

1.2.3 审计特点 8

1.3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9

1.4 审计的分类 10

1.5 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 11

1.5.1 政府审计机关 11

1.5.2 民间审计组织 13

1.5.3 内部审计机构 15

第2章 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 21

2.1 审计方法 22

2.1.1 审计方法概念 22

2.1.2 审计方法的体系 22

2.1.3 审计的一般方法 23

2.1.4 审计技术方法 24

2.2 审计程序 27

2.2.1 审计程序的含义 27

2.2.2 审计的准备阶段 28

2.2.3 审计的实施阶段 31

2.2.4 审计的终结阶段 32

第3章 审计执业规范 36

3.1 审计准则 37

3.2 职业道德准则 40

3.2.1 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40

3.2.2 职业道德指导意见 43

3.3 质量控制准则 45

3.3.1 业务质量控制 46

3.3.2 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49

3.4 职业后续教育准则 50

3.5 审计人员法律责任 52

3.5.1 与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相关的两组概念 52

3.5.2 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成因 53

3.5.3 我国法律对审计人员法律责任所作的规定 56

3.5.4 我国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规避 58

第4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 62

4.1 审计目标 63

4.1.1 审计总体目标 63

4.1.2 审计具体目标 63

4.2 审计计划 65

4.2.1 审计计划前的准备工作 65

4.2.2 总体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66

4.2.3 具体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68

第5章 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 71

5.1 审计风险 72

5.1.1 审计风险的定义及特征 72

5.1.2 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73

5.2 审计重要性 76

5.2.1 审计重要性的涵义 76

5.2.2 重要性的运用 77

第6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85

6.1 审计证据 86

6.1.1 审计证据定义 86

6.1.2 审计证据的特征 86

6.1.3 审计证据分类 88

6.1.4 审计证据的形成过程 89

6.2 审计工作底稿 92

6.2.1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92

6.2.2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93

6.2.3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93

6.2.4 审计档案的管理 94

第7章 内部控制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98

7.1 内部控制概述 99

7.1.1 内部控制概念及目标 99

7.1.2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100

7.1.3 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101

7.1.4 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1 101

7.2 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102

7.2.1 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初步评估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02

7.2.2 执行控制测试——进一步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106

7.2.3 重大错报风险的最终评估及其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 107

7.3 管理建议书 108

7.3.1 管理建议书的含义 108

7.3.2 管理建议书的内容 108

7.3.3 管理建议书举例 109

第8章 审计抽样 113

8.1 审计抽样概述 113

8.1.1 审计抽样的意义 113

8.1.2 审计抽样的种类 114

8.1.3 审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116

8.1.4 审计抽样的过程 116

8.2 属性抽样 122

8.2.1 固定样本量抽样 122

8.2.2 停-走抽样 125

8.2.3 发现抽样 127

8.3 变量抽样 127

8.3.1 均值估计抽样 127

8.3.2 差额估计抽样 131

8.3.3 比率估计抽样 132

第9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34

9.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征 135

9.2 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 138

9.2.1 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 138

9.2.2 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 141

9.3 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账户审计 141

9.3.1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141

9.3.2 其他业务收入审计 145

9.3.3 应收账款审计 146

9.3.4 应收票据审计 152

9.3.5 预收账款审计 153

9.3.6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 154

9.3.7 销售费用审计 156

第10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160

10.1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特征 161

10.2 购货与付款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 163

10.3 购货与付款循环主要账户审计 165

10.3.1 应付账款审计 165

10.3.2 应付票据审计 167

10.3.3 预付账款审计 168

10.4 固定资产审计 169

10.4.1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169

10.4.2 固定资产的实质性测试 171

10.4.3 累计折旧审计 176

10.4.4 在建工程审计 178

10.4.5 工程物资审计 179

10.4.6 固定资产清理审计 179

第11章 生产循环审计 184

11.1 生产循环的特征 185

11.2 生产循环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1 188

11.2.1 生产业务内部控制测试 188

11.2.2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测试 190

11.2.3 工资内部控制测试 191

11.3 存货审计 192

11.3.1 存货审计目标 192

11.3.2 存货的实质性测试 192

11.4 生产循环主要账户审计 199

11.4.1 材料采购审计 199

11.4.2 原材料审计 200

11.4.3 库存商品审计 202

11.4.4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203

第12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208

12.1 筹资与投资循环特征 209

12.1.1 筹资环节的主要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 209

12.1.2 投资环节的主要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 210

12.1.3 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212

12.1.4 审计目标 213

12.1.5 可能存在的问题 213

12.2 筹资与投资内部控制测试 214

12.2.1 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测试 214

12.2.2 投资活动内部控制的测试 216

12.3 筹资与投资循环主要帐户审计 217

12.3.1 银行借款审计 217

12.3.2 应付债券审计 220

12.3.3 所有者权益审计 221

12.3.4 长期股权投资审计 226

第13章 货币资金审计 231

13.1 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 232

13.2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测试 234

13.3 货币资金账户审计 238

13.3.1 现金审计 238

13.3.2 银行存款审计 243

13.3.3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244

第14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249

14.1 期后事项的审计 250

14.2 或有事项审计 253

14.2.1 或有事项定义及其分类 253

14.2.2 或有事项的审计目标 253

14.2.3 或有事项的审计程序及审计结果的处理 253

14.3 关联方交易审计 255

14.4 持续经营能力审计 257

14.5 审计工作底稿复核 260

14.6 审计报告概述 261

14.6.1 审计报告定义 261

14.6.2 审计报告的作用 262

14.6.3 审计报告分类 262

14.6.4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262

14.7 审计报告类型 264

参考文献 27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