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艾灸祛病保健图解 第2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艾灸祛病保健图解  第2版
  • 周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3593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艾灸-图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艾灸祛病保健图解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艾灸疗法 1

一、灸法治病保健的优点 1

二、灸疗法的作用 2

三、灸用艾叶功用与采集 4

四、灸用艾炷和艾条的制作 5

1.艾炷的制作 5

2.艾条的制作 6

五、艾灸方法与应用 7

1.艾炷灸 7

2.艾条灸 10

3.温针灸 11

4.温灸器灸 12

5.药物敷灸法 12

六、古今名医灸疗集粹 13

1.黄帝灸法 13

2.扁鹊(战国名医)灸法 14

3.窦材(宋代名医)灸法 14

4.吴亦鼎(清代名医)灸法 17

七、灸疗的应用范围与适应症 33

八、灸法补泻 34

九、灸法的注意事项 35

1.灸疗的手法 35

2.灸疗的体位 35

3.灸的程序 35

4.灸量的大小 35

5.禁灸的部位和穴位 36

6.禁灸的病症 36

7.灸疮的处理 37

8.晕灸的预防与护理 37

十、取穴定位方法 38

1.手指同身寸法 38

2.人体自然标准取穴法 39

3.骨度取穴法 40

第二章 常见症状艾灸疗法 42

1.咳嗽 42

2.发烧 44

3.呕吐 46

4.呃逆(横膈肌痉挛) 48

5.噎膈 51

6.腹痛 52

7.急性腹泻 53

8.腰痛 55

9.胁痛 56

10.胃脘痛 57

11.中暑 59

12.遗精 61

13.眩晕 63

14.落枕 64

15.痤疮 65

16.痔疮 67

17.头痛 69

18.感冒 72

19.耳鸣 74

20.月经不调 77

21.慢性腰肌劳损 78

22.中风(脑血管意外) 80

23.高血压 82

24.颈椎病 85

25.鼻出血(鼻衄) 86

第三章 内科病症艾灸疗法 88

1.肺炎 88

2.慢性支气管炎 89

3.支气管哮喘 92

4.阻塞性肺气肿 94

5.肺结核(肺痨) 97

6.胃下垂(胃缓) 99

7.消化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100

8.胃炎 103

9.细菌性痢疾(肠癖) 106

10.慢性腹泻 108

11.便秘 110

12.贫血(血虚) 113

13.疟疾 114

14.尿路感染 116

15.慢性肾小球肾炎 118

16.慢性肾功能衰竭 120

17.尿崩症 121

18.阳痿 123

19.冠心病、心绞痛 124

20.心律失常 127

21.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129

22.高血脂症 132

23.脑动脉硬化 133

24.糖尿病 135

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36

26.癫痫 136

27.癔病 139

28.帕金森病(震颤麻痹) 140

29.多发性神经炎(痿症) 142

30.偏头痛 144

第四章 外科病症灸疗 147

1.肩关节周围炎(肩漏风) 147

2.肘劳(学生肘、网球肘) 148

3.急性腰扭伤 149

4.四肢扭伤 150

5.腰椎间盘突出症 151

6.踝关节扭伤 153

7.风湿性关节炎(痹症) 154

8.类风湿性关节炎(历节风) 155

9.坐骨神经痛(臀痹) 157

10.前列腺炎 159

11.泌尿系结石(石淋) 160

12.扁平疣 163

13.带状疱疹 164

14.斑秃(油风) 166

15.荨麻疹 168

16.湿疹 170

17.脱肛(直肠脱垂) 171

18.慢性阑尾炎(肠痈) 173

19.胆石症 174

20.腮腺炎(痄腮) 176

21.病毒性肝炎 178

22.黄疸 180

23.肝硬变 182

第五章 妇、儿科病症灸疗 184

1.乳腺增生(乳癖) 184

2.带下 185

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 186

4.子宫脱垂(阴挺) 189

5.外阴瘙痒症 190

6.闭经 192

7.女性不孕症 193

8.痛经 195

9.急性乳腺炎(乳痈) 197

10.妊娠呕吐(恶阻) 199

11.产后乳汁不足(乳少) 201

12.盆腔炎 202

13.更年期综合征 204

14.癃闭(排尿困难) 206

15.遗尿症 207

16.儿童多动症 209

17.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211

18.小儿疳积(小儿营养不良) 212

19.脑性瘫痪 214

第六章 五官科常见病症灸疗 217

1.麦粒肿(睑腺炎) 217

2.近视 218

3.化脓性中耳炎(耵耳) 219

4.耳源性眩晕 221

5.慢性鼻炎(鼻窒) 222

6.鼻渊 225

7.急、慢性咽炎(乳蛾) 226

8.牙痛 228

9.口腔溃疡 230

10.急性结膜炎(红眼病) 231

11.面神经麻痹(面瘫) 233

12.面肌痉挛 235

13.三叉神经痛 236

14.神经衰弱 237

第七章 祛病保健灸法 239

1.保健灸法何以养生 239

2.保健灸常用穴位灸法与功效 240

3.防病强身长寿保健灸法 242

4.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灸法 243

5.提高性能力,防止早泄灸法 245

6.室内燃熏艾叶预防非典型性肺炎及其他传染病 245

7.中医灸疗治愈非典型肺炎 246

第八章 常用经穴的功用 249

一、人体的经络系统 249

1.十二经脉 249

2.奇经八脉 250

3.十五络脉 250

二、常用经穴取穴定位与功用 250

1.手太阴肺经 250

2.手阳明大肠经 252

3.足阳明胃经 255

4.足太阴脾经 261

5.手少阴心经 264

6.手太阳小肠经 266

7.足太阳膀胱经 269

8.足少阴肾经 278

9.手厥阴心包经 283

10.手少阳三焦经 284

11.足少阳胆经 288

12.足厥阴肝经 294

13.任脉 297

14.督脉 301

15.冲脉 305

16.带脉 305

17.阴维脉 306

18.阳维脉 306

19.阴跷脉 307

20.阳跷脉 307

21.常用经外奇穴的功用 30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