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甘肃太统一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多样性与保护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甘肃太统一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多样性与保护
  • 马正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242416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51页
  • 文件大小:284MB
  • 文件页数:773页
  • 主题词: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保护-平凉;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门-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保护-平凉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甘肃太统一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多样性与保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物多样性研究概述 1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内涵 1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1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

三、生物多样性的危机 2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3

第二节 维管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内涵 4

一、维管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4

二、蕨类植物(Pteridophyta)生物多样性 8

三、裸子植物(Gymnospermae)生物多样性及其内涵 11

四、被子植物生物多样性 17

五、维管植物群落特征与邻近地区的比较 21

第三节 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 27

一、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 27

二、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27

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群落特征 29

第二章 保护区自然概述及工作方法 32

第一节 保护区自然概述 32

一、地理位置 32

二、自然概况 33

第二节 社会发展概况 35

一、人口 35

二、经济 35

第三节 工作方法 36

一、野外工作方法 36

二、室内工作方法 41

第三章 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43

第一节 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43

第二节 维管植物群落组成及区系 43

一、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43

二、维管束植物群落特征 44

三、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 49

四、新记录植物群落特征 56

第三节 资源植物 81

一、生态环境绿化资源植物 81

二、药用资源植物 83

三、有毒资源植物 88

四、油料资源植物 89

五、淀粉资源植物 89

六、饲料资源植物 90

七、单宁资源植物 92

八、野生花卉资源植物 93

九、野菜类资源植物 95

十、小结 96

第四章 维管植物分类单元特征描述 98

第一节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98

一、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98

三、凤尾蕨科PTERIDACEAE 99

四、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 100

五、铁线蕨科ADIANTACEAE 100

六、裸子蕨科GYMNOGRAMMACEAE 101

七、蹄盖蕨科ATHYRIACEAE 101

八、肿足蕨科HYPODEMATIACEAE 102

九、铁角蕨科ASPLENIACEAE 103

十、岩蕨科WOODSIACEAE 104

十一、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104

十二、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105

第二节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107

一、苏铁科CYCADACEAE 107

二、银杏科GINKGOACEAE 107

三、松科PINACEAE 108

四、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109

五、杉科TAXODIACEAE 110

六、柏科CUPRESSACEAE 110

七、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112

八、麻黄科EPHEDRACEAE 112

第三节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113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S 113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301

第五章 脊椎动物多样性 331

第一节 研究概述 331

一、鱼纲 332

二、两栖纲 332

三、爬行纲 333

四、鸟纲 333

五、哺乳纲 334

第二节 脊椎动物分类及群落特征 335

一、鱼纲PISCES 335

二、重要种类特征描述 341

第三节 两栖纲AMPHIBIA 341

一、物种及分类 341

二、群落结构特征及分布 342

三、两栖动物区系分布特征 343

四、两栖动物物种保护现状描述 344

第四节 爬行纲REPTILIA 346

一、物种及分类系统 346

二、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 348

三、爬行动物区系特征 349

四、物种群保护现状描述 351

第五节 鸟纲AVES 353

一、物种分类系统 354

二、群落结构特征 363

三、物种区系分布特征 364

四、物种多样性特征 373

五、鸟类居留型特征 373

六、重要种类及保护现状描述 373

第六节 哺乳纲(MAMMALIA) 412

一、物种及分类系统 412

二、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特征 415

三、群落结构特征 416

四、区系分布特征 416

五、居留型特征 419

六、重要种类及保护现状描述 419

第六章 脊椎动物主要分类单元特征描述 452

第一节 脊椎动物分类概述 452

第二节 脊椎动物分类及主要特征描述 452

一、鱼纲PISCES 452

二、两栖纲AMPHIBIA 454

三、爬行纲REPTILIA 456

四、鸟纲AVES 459

五、哺乳纲MAMMALIA 480

第七章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485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 485

一、基础设施建设 485

二、自然保护区现行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 485

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487

四、强化了资源管护意识和能力,完善了管理机制 488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的科研工作与资源环境保护 488

一、科学研究(已经完成的和计划进行的科研项目) 488

二、宣传教育(长期项目、短期项目、随机项目) 489

三、有害生物防治(重点监测对象、一般性监测对象) 491

四、建议 493

第八章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494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沿革 494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功能区划与评价 495

一、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类 495

二、保护对象变化与评价 495

三、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498

四、保护区生态价值的评价 499

五、保护区生态效益评价 502

六、保护区综合价值的评价 504

七、建议 505

附录 507

附录Ⅰ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分类系统 507

一、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507

二、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508

三、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509

附Ⅱ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分类系统 535

一、鱼纲PISCES 535

二、两栖纲AMPHIBIA 535

三、爬行纲REPTILIA 536

四、鸟纲AVES 537

五、哺乳纲MAMMALIA 542

附录Ⅲ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重点保护生物名录 545

一、维管植物部分 545

二、脊椎动物部分 546

附录Ⅳ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外来人侵生物名录 547

一、维管植物部分 547

二、脊椎动物部分 549

附录Ⅴ植物多样性调查固定样方表1 554

附录Ⅵ固定样方表2~7 584

索引 688

1.维管植物部分(Vascular plant) 688

2.脊椎动物部分(Vertebrate) 712

Index 720

1.Vascular plant 720

2.Vertebrate 74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