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经》郑卫诗歌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诗经》郑卫诗歌研究
  • 杨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946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诗经》郑卫诗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 《诗经》郑、卫诗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

二 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7

三 研究意义、方法和前景 8

第二章 《诗经》郑、卫地域诗歌与周代地理气候 11

第一节 三监史事与邶、鄘、卫地域考辨 11

一 三监史事与叛乱原因 12

二 三监人物考辨 14

三 三监地域方位考辨 19

第二节 气候对《诗经》郑、卫诗歌的影响 24

一 郑、卫风诗产生时期的气候和植被 24

二 气候对郑、卫诗歌的影响 28

第三节 区域历史地理与郑、卫诗歌 37

一 郑地和卫地的历史地理特征 37

二 郑诗中的自然地理 41

三 自然地理环境对卫、秦风诗影响比较 43

第三章 《诗经》郑、卫诗歌风俗文化考论 49

第一节 郑、卫婚恋诗地域文化特征比较 49

一 郑、卫婚恋诗的比较 50

二 卫地的桑间濮上传统 51

三 郑地婚恋诗的地理文化根源 57

第二节 郑、卫诗歌的审美风俗 63

一 郑、卫诗歌中的尚武风俗 63

二 郑、卫诗歌中的审美风俗 70

第三节 郑、卫诗歌与宴饮文化 77

一 酒文化的源头与宴饮礼仪的产生 77

二 《诗经》中的宴饮礼仪 78

三 《诗经》郑、卫风诗中的饮酒风俗 80

第四节 卫诗与商、周文化 82

一 商、周文化对卫地的共同影响 83

二 卫诗中的商、周二元文化 86

三 文化的二元影响在其他风诗中的表现 91

第四章 《诗经》郑、卫诗歌的主题 94

第一节 《邶风》诗歌主题与产生时代 94

一 婚姻爱情诗 94

二 政治和出仕诗 105

三 贬刺诗 109

四 其他诗歌 111

五 《邶风》的主题特点 119

第二节 鄘风诗歌主题与产生时代 120

一 讽刺诗 121

二 赞美诗 124

三 婚姻爱情诗 129

四 忧思诗 131

五 《鄘风》的主题特点 132

第三节 卫风诗歌主题与产生时代 133

一 讽刺诗 134

二 赞美诗 136

三 征战诗 139

四 婚姻爱情诗 140

五 忧思诗 143

六 《卫风》的主题特点 145

第四节 郑风诗歌主题与产生时代 146

一 婚姻爱情诗 148

二 贵族赞美诗 157

三 讽刺诗、唱和诗等 161

四 《郑风》的主题特点 163

第五章 《诗经》卫诗的排序原则与“郑卫之音” 165

第一节 “郑卫之音”考论 165

一 “郑卫之音”的历史评价 166

二 “郑卫之音”的特征 170

三 “郑卫之音”的渊源与发展 173

四 儒家对“郑卫之音”的批判 176

第二节 卫诗的排序原则 179

一 卫诗的分编排序原则 179

二 文化根源 184

第六章 郑、卫诗歌的艺术风貌 187

第一节 郑诗的题材和艺术特征 187

一 率真自然的婚姻爱情吟唱 187

二 散文化和叙事性新特点 192

三 自由欢快、轻松愉悦的感情基调 196

第二节 卫诗的题材和艺术特征 200

一 对贵族生活的多方位全面展示 200

二 细致传神的人物刻画 202

三 忧思伤怀的情感基调 205

第七章 卫诗个案研究史述评——以《邶风·简兮》《鄘风·桑中》为中心 211

第一节 《邶风·简兮》主题的历时研究 211

一 唐前“社会功能说” 212

二 宋代“自嘲说”及隐含的时代背景 214

三 清人的“贤者自伤说” 215

四 现当代思潮下的“爱情说” 217

第二节 《鄘风·桑中》主题的历时研究 218

一 文学功用观念下的“刺奔说”与“刺淫说” 219

二 理学背景下的“淫诗说” 221

三 从文本出发的“爱恋情诗说” 225

四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原始习俗说” 226

结语 229

主要参考文献 23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