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谁来打开和解之门 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谁来打开和解之门  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研究
  • 周凯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9126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和解-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谁来打开和解之门 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 言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现状 2

三、核心观点 9

四、本书思路及创新 10

第一章 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的实然描述 12

第一节 刑事和解概述 12

1.1 刑事和解的概念及内涵 12

1.2 检察环节刑事和解适用简况 13

1.3 问题的提出 16

第二节 以S市N区为样本的实证考察 18

2.1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19

2.2 刑事和解的主持者 21

2.3 刑事和解的程序分流 24

2.4 刑事和解的社会效果 26

第三节 博弈论视角下关于N区的实证分析 27

3.1 理性人与非零和博弈 27

3.2 刑事和解中的双方与多方 30

第二章 刑事和解的性质嬗变 36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司法 36

1.1 传统主流司法与恢复性司法的分野 36

1.2 刑事和解的协商式诉讼价值 38

1.3 刑事和解的付诸立法 40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比较法考察 41

2.1 美国辩诉交易制度 41

2.2 法国刑事和解、刑事调解制度 44

2.3 域外制度的本土化 51

第三节 刑事和解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 56

3.1 检察权的积极属性 57

3.2 检察官的客观义务 59

第四节 刑事和解适用中的异象 60

4.1 刑事和解异象主要解读 60

4.2 刑事和解异象产生根源 65

4.3 刑事和解异象防控机制 72

第三章 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的现实之困 79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三重瓶颈 79

1.1 刑事和解的资源效益瓶颈 79

1.2 刑事和解的主体性瓶颈 81

1.3 刑事和解的思想文化瓶 84

第二节 检察官角色的双重矛盾 86

2.1 打击犯罪与居中主持的游移不定 86

2.2 组织和解与监督和解之间的自我冲突 88

第三节 配套机制的层层困境 90

3.1 司法机关的协作困境 90

3.2 刑事和解的刑法关联 94

第四章 刑事和解的司法架构 101

第一节 刑事和解之立法解读 101

1.1 刑事和解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103

1.2 刑事和解的主体界定 107

1.3 刑事和解的实体效果 108

第二节 刑事和解对检察权的新挑战 109

2.1 检察权之新定位 109

2.2 检察权之新权能 111

2.3 检察权之新处断 113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侦诉合作 117

3.1 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合理性 117

3.2 侦查机关刑事和解的有效操作 118

第五章 刑事和解的前景展望 121

第一节 新刑诉法生效后之情势判断 121

1.1 界定刑事和解的必备条件 121

1.2 杜绝假借和解的“花钱买刑” 124

1.3 把握效率与公正的动态平衡 127

1.4 保证行之有效的和解监督 128

第二节 新刑诉法未拓展之立法断想 129

2.1 刑事和解的未来疆界 129

2.2 和解进程的进一步深思 136

2.3 重罪乃至死刑的切入 142

2.4 法机制与法文化的延伸 148

第三节 初步的结语 154

附录1:各地关于刑事和解的规范性文件 157

附录2:随机抽取的80例刑事和解个案 161

附录3:新刑诉法实施前后吉林省关于刑事和解的典型案例 181

附录4:有影响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194

参考文献 22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29

后记 23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