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印证”到“论证” 我国传统定罪思维批判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从“印证”到“论证”  我国传统定罪思维批判
  • 王志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9979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45页
  • 主题词:定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印证”到“论证” 我国传统定罪思维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当下定罪思维模态的揭示与剖析 1

一、司法三段论 1

二、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的思想基础 4

(一)形式理性 4

(二)法的客观化 5

(三)法律实证主义 10

三、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的历史基础:限制刑罚权的滥用 12

四、印证式定罪思维的认识论基础:科学理性主义 20

第二章 我国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下实践运行效果评判 26

一、定罪过分形式化:实质合理性考量的缺席 26

二、不当的利益衡量:刑事司法核心机能的偏离 30

(一)案例:现象展示 30

(二)刑事司法的规范确证机能 34

(三)印证式定罪思维与不当利益衡量现象之间的必然性联系 38

三、疑难案件解决方案选择机制缺失 40

(一)刑事疑难案件解读 40

(二)消极规范缺失型刑事疑难案件 42

(三)规范模糊型刑事疑难案件 43

(四)选择多元型刑事疑难案件 51

四、司法不够尊重事理 57

第三章 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下的刑法教义学知识体系批判 61

一、指向公正规范引导的刑法教义学 61

二、目的理性缺失:我国传统刑法教义学知识体系审视 69

(一)随机客体 70

(二)因果关系 71

(三)共同犯罪 72

(四)分则个罪的犯罪主体要求及于共犯人 74

(五)纯逻辑性的罪间界限分析 75

(六)累犯 79

(七)提倡:刑法学知识体系的目的合理性清理 79

三、形式化缺陷修正机制的缺失: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批判 82

(一)平面四要件理论与印证式定罪思维模态之间的契合性 83

(二)形式化缺陷的凸显 85

(三)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对形式化缺陷的应对 90

1.消极不完整性的立体化应对 90

2.积极不完整性的立体化应对 93

(四)实质因素的回归与原理化: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真正贡献 97

第四章 印证式定罪思维下的我国刑事立法观批判 102

一、限权与公正:我国当代刑法立法合理性标准评判 102

二、事实与规范:当代中国刑法立法方法论批判 110

(一)刑法立法方法论的核心问题 111

(二)当代中国刑法的“事实中心主义”审思 115

1.“事实中心主义”立法方法论 115

2.“事实中心主义”立法方法论的现实缺陷 119

(三)评价因素的复归:法的规范目的 128

(四)思维观念的转变与“事实与规范理性平衡立法方法论” 135

三、印证式定罪思维超越:刑法立法合理性的当代命题 142

第五章 我国刑事法治观的重构:论证式定罪思维之提倡 150

一、跛足的刑事法治观:重规则建设,轻“法律人”培养 150

二、论证式定罪思维的提倡:以辩证推理为基础 158

(一)辩证推理思维的接受及其本质 158

1.刑事法律体系的“公正导向” 158

2.辩证思维的提倡 160

3.辩证思维的本质 172

(二)论证式定罪思维的展开 175

1.“多次盗窃”的理解适用 175

2.刑法中的兜底条款适用问题 178

三、论证式定罪思维对我国刑事法治的现实意义 180

第六章 论证式定罪思维: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结构之实体根基 184

一、我国现行刑事司法运行机制的特点与困境 185

(一)我国现行司法运行机制的基本模态:侦查结论的逐层审查确认 185

(二)“逐层审查确认”刑事司法权运行机制的缺陷 191

二、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 193

(一)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权运行机制及其意义 193

(二)相关理论建议概观 195

(三)司法改革试点措施简介 198

(四)小结 200

三、单纯体制改革的局限性 202

四、定罪思维转变与以“裁判为中心”的刑事司法运行机制 207

(一)走向刑事司法活动的社会属性 207

(二)刑事司法活动社会属性的“论证式”理解之于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 211

参考文献 21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