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仲愚杵针治疗学 十四代秘传之独特疗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仲愚著;钟枢才,李淑仁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3635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李仲愚杵针治疗学 十四代秘传之独特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李氏杵针疗法渊源 1
第二章 李氏杵针疗法常用腧穴 2
第一节 十二经脉常用腧穴 2
一、手太阴肺经 2
二、手阳明大肠经 5
三、足阳明胃经 9
四、足太阴脾经 18
五、手少阴心经 22
六、手太阳小肠经 25
七、足太阳膀胱经 30
八、足少阴肾经 44
九、手厥阴心包经 47
十、手少阳三焦经 50
十一、足少阳胆经 55
十二、足厥阴肝经 64
第二节 督脉、任脉常用腧穴 67
一、督脉 67
二、任脉 75
第三节 常用奇穴 82
一、头颈部 82
二、躯干部 85
三、四肢部 87
第四节 常用特殊穴位 93
一、八阵穴 93
二、河车路 97
三、八廓穴 100
第三章 李氏杵针疗法操作要点 103
第一节 杵针工具 103
一、杵针的构造 103
二、杵针的规格 104
第二节 杵针手法练习 105
第三节 杵针治疗前的准备 105
一、杵针针具的选择 105
二、体位的选择 106
三、消毒 108
第四节 杵针治疗的手法 108
一、持杵 108
二、行杵 109
三、李氏杵针操作基本手法 112
四、李氏杵针补泻手法 113
五、杵针治疗时间 114
六、杵针治疗注意事项 115
第四章 李氏杵针疗法证治概要 116
第一节 辨证论治 116
第二节 脏腑、经络辨证 116
一、肺与大 116
二、脾与胃 118
三、心与小肠 120
四、肾与膀胱 121
五、心包与三焦 122
六、肝与胆 123
第三节 杵针治疗原则 125
一、阳多泻,阴多补 125
二、表宜轻快,里宜重慢 125
三、寒加温灸,热用泻 125
四、虚多用补,实多用泻 125
第四节 处方配穴 126
一、八阵、河车取穴法 126
二、近部取穴法 127
三、远部取穴法 127
四、随证取穴 128
五、处方注意事项 129
第五章 李氏杵针疗法临床应用 130
第一节 内科病症 130
一、感冒 130
二、咳嗽 133
三、哮喘 135
四、肺痨 138
五、呕吐 139
六、呃逆 142
七、噎膈 145
八、胃脘痛 146
九、腹痛 149
十、便秘 152
十一、泄泻 153
十二、痢疾 156
十三、脱肛 158
十四、心痛 160
十五、不寐 163
十六、惊悸(怔忡) 166
十七、癫狂 168
十八、痫证 171
十九、郁证 172
二十、黄疸 174
二十一、中风 176
二十二、眩晕 180
二十三、胁痛 182
二十四、水肿 185
二十五、腰痛 188
二十六、癃闭 190
二十七、淋证 192
二十八、遗精 194
二十九、阳痿 196
三十、头痛 197
三十一、落枕 201
三十二、痹证 203
三十三、漏肩风 207
三十四、痿证 208
三十五、消渴 210
三十六、面瘫 212
三十七、疟疾 214
三十八、中暑 216
第二节 妇科病症 218
一、月经不调 218
二、痛经 223
三、闭经 225
四、崩漏 227
五、绝经前后诸证 229
六、带下病 231
七、妊娠恶阻 234
八、胎位不正 235
九、滞产 236
十、产后腹痛 238
十一、缺乳 239
十二、阴挺 240
十三、阴痒 242
十四、不孕症 243
第三节 儿科病症 245
一、顿咳 245
二、痄腮 247
三、急惊风 249
四、慢惊风 250
五、疳疾 251
六、小儿泄泻 253
七、遗尿 256
八、小儿夜啼 257
九、小儿麻痹后遗症 259
第四节 外科病症 261
一、风疹 261
二、乳痈 262
三、肠痈 264
四、瘿气 266
五、瘰疬 267
六、丹毒 269
七、痔疮 270
八、扭伤 271
第五节 五官科病症 273
一、牙痛 273
二、咽喉肿痛 274
三、耳鸣、耳聋 276
四、鼻渊 278
五、目赤肿痛 279
六、迎风流泪 280
七、近视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