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中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试用本 教学参考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K7012·0266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中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试用本 教学参考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 1
前言 1
第一课努力学习辩证唯物主义 5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5
二、教材分析 5
三、教学提纲 9
四、教学建议 10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13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13
牛顿的后半生 15
六、参考书目 17
第二课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8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8
二、教材分析 18
三、教学提纲 23
四、教学建议 26
基本粒子 29
场 29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29
微观 30
无限的宇宙世界 30
康德的星云学说 32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3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3
庸俗唯物主义 34
六、参考书目 34
二、教材分析 35
第三课物质的运动及其规律 35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35
三、教学提纲 40
四、教学建议 43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48
赫拉克利特 48
克拉底鲁 49
半衰期 49
珠穆朗玛峰 50
关于光的速度 50
蛋白质 50
核酸 50
关于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问题 51
发现规律是一个过程 51
六、参考书目 52
第四课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53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53
二、教材分析 54
三、教学提纲 60
四、教学建议 62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66
联系 66
运动、变化和发展 67
内因与外因 69
唯物辩证法 69
形而上学 70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71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72
遗传和变异 73
生态平衡 73
六、参考书目 74
第五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76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76
二、教材分析 77
三、教学提纲 80
四、教学建议 83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89
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实例 89
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实例 90
六、参考书目 91
第六课量变和质变 9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92
二、教材分析 92
三、教学提纲 96
四、教学建议 99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105
质和量 105
物质聚集态的质量互变 106
元素周期律 107
六、参考书目 108
第七课辩证的否定 109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09
二、教材分析 109
三、教学提纲 113
四、教学建议 116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120
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120
扬弃 121
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21
无产阶级文化派 122
科学的发展 123
为了取得成功而走弯路 123
六、参考书目 125
第八课实践和理论 127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27
二、教材分析 127
三、教学提纲 131
四、教学建议 133
关于实践概念 141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141
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 144
烽火台 146
神学 146
六、参考书目 146
第九课认识的辩证过程 147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47
二、教材分析 147
三、教学提纲 157
四、教学建议 159
感性 163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163
直观 164
感觉 164
知觉 164
表象 165
概念 165
判断 166
本质和现象 166
推理 166
非本质属性 166
本质属性 166
属性 166
要在实践中善于感知 167
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170
六、参考书目 174
第十课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5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75
二、教材分析 176
三、教学提纲 186
四、教学建议 188
五、问题简释和资料介绍 191
天体 191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91
地球中心说 192
太阳中心说 192
牛顿力学定律 193
相对和绝对 193
太阳中心说和地球中心说的斗争 194
蒙昧主义 194
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家居里夫妇 197
勤奋学习,顽强工作的科学家法拉第、爱迪生 198
六、参考书目 200
结束语 201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201
二、教材分析 201
三、教学建议 203
四、参考书目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