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认同的哲学论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化认同的哲学论纲
  • 邢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9289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认同的哲学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文化认同的思想聚焦与内涵 28

第一节 文化认同的思想聚焦 28

一、文化与文化认同是我们时代的关键词 28

二、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尖锐矛盾呼唤新文化 38

第二节 文化认同的丰富内涵与特征 41

一、理解文化认同内涵的两个原则 41

二、文化认同的四种基本内涵及其现实问题 45

三、文化认同的一般特征 52

第三节 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与内涵扩展 54

一、经验主义的身份认同 55

二、功能主义的自我认同 59

三、现实主义的价值认同 65

四、经验主义、功能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内在关系 70

第二章 文化认同的马克思主义解释 74

第一节 物质文化生产的首要性 74

一、物质文化生产是文化认同的客观性基础 74

二、社会生产力是文化认同的张力场域 77

三、提高实践能力是文化认同的物质性力量保障 80

第二节 精神文化发展的进步性 83

一、民族自觉的文化伸张 85

二、着眼于生活的文化创造 90

三、科学理性的文化解释 94

四、实现自由正义的文化目标 97

第三节 主体文化认同的确证性 101

一、有意义的个性选择是主体文化认同确证的内在诉求 102

二、主体文化认同确证是个体实现精神归属的理性表征 106

三、追求安全自在的生活是主体文化认同确证的实践旨趣 111

第四节 价值文化选择的合理性 114

一、价值文化选择是文化认同中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表现 115

二、价值文化选择是制度性文化的内在约束力 117

三、价值文化选择规范实践性文化认同 119

四、价值文化选择导引话语性文化认同的发展 120

第三章 文化认同的智性诉求 127

第一节 伦理共相规范了文化认同的禁忌规则 127

一、伦理共相的内涵 127

二、伦理共相的意义表征 129

三、伦理共相的规范性价值 132

第二节 族群共相凸显了文化认同的辨识意蕴 134

一、族群共相的内涵 134

二、族群共相内在凝聚力的基础和动力 135

三、族群共相的文化认同意义 138

第三节 道德共相导引文化认同的集体记忆 140

一、道德共相的内涵 140

二、道德共相的文化认同作用 142

三、文化认同的灵魂塑造 144

第四节 审美共相蕴含文化认同的鼓励意义 146

一、审美共相的内涵 146

二、文化认同中审美共相的问题域 147

第四章 文化认同的意向性和规范性 153

第一节 文化认同的价值目标 153

一、意向性是主体价值立场的表现 155

二、意向性是范畴化的理性意识 159

三、意向性是中心化的聚合效应 163

四、意向性是秩序化的目标指向 168

第二节 文化认同的规范性 173

一、规范性是对文化冲突的遏制 173

二、规范性是维系文化持恒的保有力量 177

三、规范性蕴含社会变革的跃迁因子 181

四、超越规范意味着“进步” 184

第三节 意向性与规范性的辩证关联 188

第五章 文化认同的自识结构 192

第一节 文化认同的自识结构是意识到的文化存在 192

一、自识结构的内涵 192

二、文化认同体系的自组织性 193

三、序参量的结构化意义 195

第二节 文化认同自识结构生成的动力机制 200

一、涨落是有序之源 200

二、涨落促成新的文化认同 203

第三节 文化认同自识结构的生成形式 204

一、历时态的生成形式 205

二、共时态的生成形式 211

第六章 走向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认同社会 222

第一节 提升文化认同主体的自识能力 222

一、深化价值理念 223

二、改善实践方式 224

三、拓展理论空间 227

第二节 夯实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基础 230

一、形成物品丰裕和精神富有的社会条件 230

二、促进现代性社会制度建设 232

三、拓宽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路径 235

第三节 建构有利于文化共享的信息场域 238

一、自主性 239

二、共有性 242

三、价值选择性 245

结语 250

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6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