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长沙简牍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长沙简牍研究
  • 王子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800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简(考古)-研究-长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长沙简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马竖”杂议 1

1.“明童”中的“马竖” 1

2.“马竖”与“马仆”、“车竖” 3

3.《列子》“马竖”与《庄子》“牧马童子” 4

4.马王堆汉墓“马竖”与“奴婢成群的场面” 5

5.奴婢中“未成年的孩童” 7

6.“竖”:指代成年人的蔑称 9

7.“奴”、“竖”与“马童”名字 11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有关“鹿”的文字资料与梅花鹿标本 15

1.鹿·鹿脯·鹿炙 15

2.梅花鹿骨骼标本 16

3.鹿生于山而命悬于厨 19

4.猎鹿风习 21

5.生态史观察:梅花鹿分布区的变迁 24

“煮鹤”故事与汉代文物实证 29

1.“好鹤”、“友鹤”情致 29

2.煮鹤烧琴:“杀风景”批判 31

3.“熬?”与“熬?”:马王堆的发现 35

长沙五一广场出土待事掾王纯白事木犊研究 37

1.“白事”文书名义 37

2.“追还”“庆陆” 41

3.“各操兵” 42

4.“取刀矛自捄” 43

5.“禹?平后落去” 44

6.“仇怨奉公” 44

7.“唯明廷财省,严部吏……” 45

8.“考实宗、禹及二男子谋议刑執” 46

9.关于“今为言,今开”的文序 47

长沙东牌楼汉简“津卒”称谓及交通管理的军事化形式 49

1.“津卒”简文 49

2.交通实践中“卒”的身份 51

3.“津”的军事化管理 53

4.南海以置候“献龙眼、荔支” 54

5.“关卒”“税出入者” 54

说长沙东牌楼简所见“津史”及其职任 57

1.东牌楼简文“津史” 57

2.史籍所见“津史”身份 58

3.关于“津吏” 59

4.“津史”与“津吏” 60

5.“津史”、“津吏”职任 61

蒋席·皮席·葌席——长沙东牌楼简犊研读札记 63

1.“蒋”非“桨” 63

2.“蒋”应即“?” 64

3.关于“皮席” 65

4.“皮二席”、“重席”说 66

5.关于“葌席” 68

6.“枚”、“束”、“领”:“席”的计量单位 69

7.“席”与其他相关器物的组合关系 71

走马楼简“折咸米”释义 73

1.建安“折咸米”简 73

2.“折咸米”即“折减米” 73

3.折减:汉代习用语 75

4.“折减”与民俗语言传统 76

5.“盘粮有折减”与“盘量有折减” 78

走马楼简的“入皮”记录 80

1.走马楼简“入皮”简文 80

2.“入皮”的品类 85

3.“入皮”简的生态史料意义 87

4.“皮贾钱” 89

5.关于“治皮师” 90

6.猎鹿故事 90

7.鹿皮“军国之用” 93

走马楼许迪割米案文犊试解读 99

1.释读异见 99

2.关于“?用” 100

3.关于“廖直事” 100

4.关于“罪深重” 102

5.关于“审前后” 104

6.关于潘琬的身份职任 106

走马楼许迪案文犊所见盐米比价及相关问题 107

1.J22——2540号木犊所见盐米价格信息 107

2.胡平生考论盐米布比价 109

3.陈直的研究与虞诩守武都时史例 110

4.王仲荦《金泥玉屑丛考》盐价研究 111

5.汉简盐价史料 112

6.三国孙吴盐政形势 113

7.计量精度与盐政管理效率 117

8.“盐米”仓制 118

烝姓的源流——读《嘉禾吏民田家莂》札记 119

1.作为长沙大姓的烝姓 119

2.走马楼简犊所见烝姓吏卒 121

3.烝姓·烝水·临烝与烝阳 122

4.烝姓的下落 125

“烝口仓”考 127

1.“烝口仓”简例 127

2.“烝水”考 128

3.承口—烝口 129

4.“水口”置“仓”传统 130

5.关于“东部烝口仓”之“东部” 132

走马楼舟船属具简与中国帆船史的新认识 134

1.走马楼简所见舟船属具 134

2.大? 135

3.大杝 136

4.上?,下? 136

5.矴石 137

6.大绁 138

7.舟船规格推测 139

长沙走马楼竹简“地僦钱”的市场史考察 142

1.“僦钱”和“地僦钱” 142

2.“地僦钱”与“邑下居民”生活 146

3.“地僦钱”透露的社会史信息 149

4.“地僦钱”与“市租钱” 149

试释走马楼《嘉禾吏民田家莂》“余力田”与“余力火种田” 154

1.“田家‘行有余力”而自行开垦的荒地”说及相关辨议 154

2.“余夫”与“余夫”“受田” 155

3.“余子”“未任役者” 156

4.“火种”或即“伙种”、“夥种” 157

5.“火种田”、“旱田”、“火耕”说异言 158

走马楼竹简女子名字分析 160

1.“妇人无名”和“妇人无姓” 160

2.关于以“汝”、“姑”、“女”为名字 162

3.“妾”和“婢”:女子贱名 164

4.妇德的标志——“贞”和“思” 167

5.人名用字和妇女社会生产职任的关联 169

6.“女性的特征”及其他信息 171

7.附议:男人女名现象 174

附 走马楼竹简女子人名用字频度表 176

走马楼简文“邮卒”、“驿兵”与邮驿的专业化 190

1.江南开发与邮驿系统建设 190

2.走马楼简文“邮卒” 192

3.“邮卒限米”与“邮卒田” 194

4.“邮卒”称谓的最早记录 196

5.从“轻足”到“邮卒” 197

6.走马楼简所见“驿兵”、“驿马” 199

走马楼简所见“小妻”与两汉三国多妻现象 201

1.汉晋“小妻”、“下妻”、“旁妻”与“妾” 201

2.走马楼“小妻”简文 204

3.“大妻”与“小妻”——“妻”与“小妻” 205

4.“大妻”、“小妻”同称为“妻”的现象 206

5.文献记录所见“小妻” 207

6.两汉三国多妻现象 210

7.走马楼简婚姻史料的意义与荆州地方的区域文化个性 211

“寡嫂”和“孤兄子”:三国孙吴乡村家族结构考察 213

1.走马楼简所见“寡嫂” 213

2.有关“寡嫂”身份地位的文献资料 216

3.走马楼简“兄子”简文 219

4.“侄”与“侄子” 220

5.“侄”:男女皆可通 224

6.“养寡嫂孤儿”的“礼”“义”标范与“报嫂”遗俗的可能性 226

走马楼简牍所见“吏”在城乡联系中的特殊作用 230

1.秦汉以来社会生活中的“吏”和“少吏” 230

2.州吏·郡吏·县吏 232

3.关于乡吏 237

4.居于“邑下”的“田家” 240

5.吏:交接城镇和乡村的特殊身份 243

走马楼简犊“私学”身份 247

1.“私学谢达”、“私学番倚”和相关争议 247

2.“举私学”正义 250

3.作为身份称谓的“私学” 252

4.“儒学生员”和“幼学”:明清户籍资料可参照信息 256

5.“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现象的赋役史视角考察 259

6.私学“著录”的意义 262

7.关于“经生”“不远万里之路” 268

走马楼简载录的未成年“公乘”、“士伍” 271

1.“子公乘”、“弟公乘”和“子士伍”、“弟士伍”诸例 271

2.“小男”得爵情形 278

3.里耶秦简“小上造” 279

4.张家山汉简“小爵” 282

5.身份继承与“爵位”“控制” 283

关于走马楼简文“小口” 285

1.“小口”与“大小口有差”制度 285

2.“小口”与“口钱”征收 290

3.“小口”年龄界定 291

走马楼竹简“细小”文例 294

1.“户口簿籍”中的“细小” 294

2.在宫·送宫·诣宫·还宫 300

3.使用“小名”的可能 301

4.“细小”:体态状貌记录 303

走马楼竹简“邪”、“耶”称谓使用的早期实证 306

1.亲属称谓“邪” 306

2.“古人称父为‘耶’”的早期例证 309

3.戴良“阿奓”疑议 311

4.走马楼简“邪”的称谓史实证价值 313

未成年劳动者“户下奴”、“户下婢” 315

1.走马楼竹简“户下奴”、“户下婢”资料 315

2.“户下”试解 319

3.关于“长六尺”、“长五尺” 321

4.未成年“户下奴”、“户下婢”的比例 324

走马楼名籍“单身”身份 325

1.走马楼简文“单身见” 325

2.“单身”者身份 327

3.人身控制考虑:“单身”与“进退之计” 329

4.钟会故事 330

5.崔楷故事 332

6.“单身逃役”现象 333

7.关于“门单户尽”、“民单户约” 334

走马楼“凡口若干事若干”简例试解读 337

1.“凡口若干事若干”简文 337

2.“口—事—,筭—事—,訾—”文式 344

3.事——使 345

4.居延简文“使”的参考意义 346

5.“事”前后两记 347

走马楼简文“枯兼波簿”及其透露的生态史信息 348

1.“波”“枯兼”现象 348

2.《枯兼波长深顷亩簿》 351

3.“兼”的字义 351

4.重要的生态史资料 353

长沙走马楼竹简“豆租”和“大豆租” 355

1.“调”豆记录 355

2.“豆”为人名 356

3.对于“豆租”的关注 357

4.马王堆汉墓出土“赤豆”、“大豆”“黄卷” 358

5.江南地区豆类作物栽培史的新认识 360

6.“豆”与“麦”,“豆”与“稻” 362

7.“豆”在农史中的地位 363

附录 秦史研究的新新机缘 365

本书内容初次发表信息 368

后记 37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