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 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  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
  • 李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37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 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4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6

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0

第一章 环境立法与利益分析理论概述 11

第一节 法律的利益分析理论 11

一、利益与利益分析 11

二、法律的价值是一种利益价值 15

三、法律的任务在于确认、保障、衡平利益 16

第二节 环境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利益调整的不适应 18

一、环境立法的现状 18

二、环境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20

三、问题成因的利益解读 25

四、环境立法中利益调整与衡平的一般理论 28

第三节 环境立法利益分析的实证研究:以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为例 40

一、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在环境立法中的标本价值 40

二、废旧电子电器的回收利用处置现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2

三、回应: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的专门立法 49

四、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利益界分 66

第二章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中的利益关系及其调整 71

第一节 厘定利益关系的标准 71

一、利益关系与利益冲突 71

二、法律对利益冲突的调整 72

三、确定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主要利益关系的标准 74

第二节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调整的利益关系 75

一、环境公益与经济公益:时间和产业维度的利益关系 75

二、环境公益之间:时空和功能型利益关系 79

三、环境公益与经济私益:基于外部性的利益关系 82

四、经济私益之间:利益的救济与分担关系 84

五、其他利益之间:立法仍需关注的利益关系 86

第三节 国外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利益调整的借鉴 88

一、欧盟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利益分析 89

二、德国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利益分析 96

三、日本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利用立法的利益分析 101

四、其他国家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利益分析 107

五、国外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利益调整的借鉴与思考 114

第四节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利益调整原则 119

一、立法利益分析的一般原则 119

二、利益最大化原则 121

三、紧迫利益优先原则 123

四、利益缺损填补原则 127

五、公益本位原则 129

第五节 基于国情的立法反思与平衡 131

一、基于我国发展前景的现实调适 132

二、本土资源的整合 134

第三章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理念与目的:利益的共生与增进 138

第一节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理念 138

一、利益的同质同源:生活质量 139

二、利益的限制与增进 141

三、利益与风险公平分配 145

第二节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目的 149

一、自由:不断扩张的永续发展 150

二、公平:弱势利益的关注 152

三、效率:资源利用效率 155

四、秩序:废旧电子电器利用与处置管理 157

第三节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定位 159

一、法律性质:环境法和经济法规范的融合 159

二、专项立法与综合立法的协作 160

三、立法的前瞻性与稳定性 164

四、公益本位与选择个性 165

五、利益的实现:机制选择的综合性 168

第四节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确立的法律原则 170

一、公益优先原则 171

二、风险预防原则:利益选择的两难处境 173

三、政府责任与经济激励原则 175

四、公众参与和自治原则——利益参与的主体选择 178

第四章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法律制度建构的思考:利益确认与衡平的实证分析 181

第一节 废旧电子电器管理立法的法律制度概说:基于利益衡平的安排 181

一、法律制度建构的一般法学意义 182

二、法律制度选择的合目的性与正当性 187

三、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制度变迁中的利益惯性 190

四、废旧电子电器管理重点法律制度的选择 192

第二节 公益本位的制度建构 193

一、公益的衡平与实现 194

二、鼓励、限制或者禁止的名录制度 197

三、有毒有害物质禁限制度 198

四、废旧电子电器的危机应急处理制度 200

第三节 公益和私益并重的制度建构 204

一、公益和私益并重的利益衡平与实现 204

二、电子电器市场准入制度 206

三、回收与循环利用资质管理制度 208

第四节 私益本位的制度建构 210

一、私益的衡平与实现 210

二、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 213

三、废旧电子电器损害赔偿制度 216

第五节 利益实现的支持保障性制度建构 219

一、利益实现的形式与进路 220

二、非强制性标识制度:公众对利益实现的选择 221

三、经济激励制度:利益实现的政策工具 224

结论:从利益衡平关系入手完善我国环境立法 227

附录一:环境法的利益分析论纲 232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废旧电子电器管理法(建议稿) 246

附录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废旧电子电器管理法(建议稿)》的说明 264

附录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274

附录五: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281

参考文献 290

后记 29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