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鄂温克族 内蒙古鄂温克族旗乌兰宝力格嘎查调查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鄂温克族  内蒙古鄂温克族旗乌兰宝力格嘎查调查
  • 孛·吉尔格勒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784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鄂温克族-居住区-调查报告-鄂温克族自治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 鄂温克族 内蒙古鄂温克族旗乌兰宝力格嘎查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自然状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生态环境 2

三、人口状况 4

第二节 族系源流 5

一、族源 5

二、发展变迁 6

三、索伦支系概况 8

第三节 族群关系 10

一、民族自我认同意识 10

二、族群关系的表现 11

第四节 历史沿革 16

一、村寨名称 16

二、村寨历史 16

三、生产关系的变革 17

第二章 人口 19

第一节 人口历史与演进 19

第二节 人口自然状况 20

第三节 人口素质状况 23

一、人口身体素质 23

二、人口文化素质 24

第四节 人口生育状况 26

第五节 人口婚姻状况 30

第六节 人口构成 33

一、性别构成 33

二、年龄构成 34

第七节 计划生育 36

第八节 人口其他状况 39

一、人口迁移与流动 39

二、人口行职业构成 40

三、未来人口发展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41

第三章 经济 43

第一节 牧区生产关系的演变 43

一、“尼莫尔”生产关系 43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牧区生产关系的演进 45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渗透与发展 48

一、“楚勒罕”与商品交易的产生 48

二、甘珠尔庙会与商品交易的繁荣 50

三、商号与商品交易 51

四、牧区“供销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 53

第三节 牧区生产、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55

一、牧区生产 55

二、牧业经济 66

三、牧民生活 68

第四节 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 76

第五节 未来经济发展展望 77

一、牧业经营多元化发展 77

二、大力倡导“生态经济” 78

三、发展“旅游经济” 79

第四章 社会结构 80

第一节 氏族、家族与家庭 80

一、乌兰宝力格嘎查的氏族、家族与家庭 80

二、传统的哈拉、莫昆组织 89

三、乌兰宝力格嘎查鄂温克人哈拉、莫昆和家庭的演变特点 91

第二节 社会组织 92

一、行政组织 92

二、党团组织 97

三、群众组织 98

第三节 生产与生活结构 99

一、生产方式 99

二、生活方式 106

第四节 社会分层 109

一、按经济收入情况来看 109

二、按职业分层来看 111

三、从受教育程度来看 112

四、从权力威望来看 115

第五节 社会保障 117

一、社会福利事业 117

二、社会救济 118

三、最低生活保障 120

第六节 民族结构 120

一、民族构成 120

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121

三、民族伦理道德 126

第五章 政治 128

第一节 乌兰宝力格嘎查行政关系变迁 128

一、1947年以前 128

二、1947年至今 130

第二节 乌兰宝力格嘎查牧民大会 131

一、嘎查牧民大会出席状况及缺席原因 131

二、嘎查牧民大会的召集 132

三、嘎查牧民大会的主要职能 132

第三节 嘎查牧民代表会议 133

一、牧民代表会议议事的主要内容 134

二、召开牧民代表会议的程序 135

三、会议议事的落实程序 136

第四节 嘎查委员会 136

一、乌兰宝力格嘎查委员会的整体状况 136

二、嘎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38

三、乌兰宝力格嘎查委员会印章管理 140

四、乌兰宝力格嘎查委员会近几年的工作成绩和未来的打算 142

第五节 乌兰宝力格嘎查的党团组织 143

一、乌兰宝力格嘎查党支部 143

二、乌兰宝力格嘎查团支部 149

第六节 政治社会化及政治文化 150

一、获取政治信息的途径 150

二、政治沟通 151

三、嘎查牧民对政治权威的认可 152

四、民族政治心理 152

第七节 乌兰宝力格嘎查的政治人物 156

第六章 婚姻家庭 159

第一节 婚姻 159

一、婚姻情况概述 159

二、通婚规则 159

三、择偶方式 161

四、婚姻关系新走向 162

五、入赘婚 163

六、婚姻礼仪 164

七、族际通婚 168

八、婚姻的解除 169

第二节 家庭 170

一、家庭情况概述 170

二、家庭功能 174

三、家庭类型 175

四、家庭结构 176

五、家庭财产的分配与继承、转让 185

第七章 法律 187

第一节 禁忌 187

一、宗教禁忌 187

二、世俗的禁忌 188

第二节 治安和村规民约 194

一、治安工作 194

二、争议及解决 195

三、村规民约 196

第三节 生产制度与权益 198

一、土地制度 198

二、借贷 204

三、家庭财产的分配 205

四、互助关系 205

五、草原的保护 206

第四节 村民自治 206

一、嘎查两委联席会议 207

二、嘎查人事制度 209

三、嘎查自治监督制度 211

四、嘎查村务公开 212

第五节 合同法律关系 215

第八章 语言和文学艺术 222

第一节 语言 222

一、概述 222

二、鄂温克语使用情况 223

三、蒙古语及蒙古文的使用情况 225

四、汉文的使用情况 227

第二节 文学艺术 228

一、概述 228

二、民间传说 228

三、现代文学的传播 229

四、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发明 231

第九章 风俗习惯 242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 242

一、饮食习俗 242

二、服饰习俗 249

三、居住习俗 252

第二节 岁时节日习俗 256

一、春节 257

二、祭敖包 259

三、瑟宾节 260

四、伊木讷 261

五、其他节日 262

第三节 婚葬习俗 263

一、婚姻习俗 263

二、丧葬 269

第十章 教育 271

第一节 传统教育方式 271

一、家庭教育 271

二、社会教育 27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教育 278

一、解放前的教育 278

二、解放初的教育 28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 282

一、学前教育 282

二、小学教育 283

三、中学教育 289

四、成人教育 295

第十一章 宗教 299

第一节 宗教信仰概况 299

第二节 乌兰宝力格人的萨满 300

一、关于萨满的传说 301

二、新萨满的产生过程 304

三、萨满的作用 308

四、萨满的祭祀仪式 310

五、现代生活中的萨满 317

后记 32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