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作为探究的科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教作为探究的科学
  • (美)阿瑟·A.卡琳,(美)乔尔·E.巴斯,(美)特丽·L.康坦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10720899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15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732页
  • 主题词:科学教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作为探究的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儿童、科学和探究 4

一、儿童为什么应该学习科学 6

二、美国科学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 12

三、什么是科学的本质 16

四、科学课上我们要教什么 22

第二章 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 42

一、科学过程技能 43

二、把科学方法纳入科学探究 54

三、教师和儿童的探究 76

第三章 通过理解学习科学 81

一、儿童怎样学习 82

二、理解性的学习 93

三、学习和认知发展 97

第四章 通过探究教科学 115

一、探究式教学的必要特征 116

二、教师:探究式教学中的关键因素 119

三、探究式教学效果研究 121

四、探究式教学策略 122

五、5E教学模式中的概念转变 140

六、通过直接讲授教科学 143

七、选择科学教学方法 145

第五章 探究式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151

一、提问:教师的必备工具 152

二、对学生观点的反应策略 163

三、形成自己的提问和反应策略 168

四、提问中要考虑的事项 174

第六章 科学学习评价 182

一、什么是评价 183

二、评价和科学探究 188

三、设计一个行为表现任务 192

四、科学教学评价实例 199

五、教学评价:把它们整合到一起 237

第七章 为探究式教学作准备 245

一、设计探究式科学课 246

二、布置科学教室 267

三、分组学习 272

四、科学教室里的安全 273

五、教室里的纪律 275

六、实施学习活动 276

第八章 将科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283

一、科学和数学的联系 284

二、科学和语文的联系 298

三、科学和社会的联系 304

四、课程整合 312

第九章 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 318

一、具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 319

二、作为搭建桥梁的教师 320

三、共同的标准,共同的评价,不同的渠道 322

四、面向学习技能障碍学生的科学 327

五、面向智力障碍学生的科学 337

六、面向情感和行为障碍学生的科学 338

七、面向形体障碍学生的科学 339

八、面向视力障碍学生的科学 341

九、面向听力障碍学生的科学 343

十、面向具有天赋和才能学生的科学 345

十一、面向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学生的科学 348

十二、鼓励并接纳所有学生 352

第十章 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程 357

一、教育技术 359

二、在科学课上学习技术 361

三、在科学课上从技术中学习 362

四、在科学课上运用教育技术学习 370

五、融入网络时代的洪流 381

探究式科学教学活动 385

第一部分 教探究式的科学 385

一、科学家和学生什么时候探究 386

二、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387

三、探究式课堂的特征 389

四、探究式教学计划 392

五、使用本书中的科学活动 396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活动 398

一、物质的性质 399

(一)物体的性质 399

(二)液体的性质 403

(三)固体的性质:水淀粉 411

(四)固体的性质:神秘粉末  413

(五)气体的性质  418

二、运动和力 426

(一)摩擦力  427

(二)平衡尺  429

(三)杠杆 431

(四)斜面 434

(五)滑轮  436

(六)伯努利原理  439

(七)摆  445

三、声音  450

(一)声音的来源  450

(二)声音的传播  457

(三)接收声音 460

(四)挑战声音:“土电话” 462

四、温度和热 464

五、光 479

(一)光源和光的感受器  479

(二)光怎样传播 482

(三)光折射  485

(四)光反射  491

(五)光和颜色 495

(六)光挑战活动:小孔照相机 496

六、磁铁 498

(一)磁铁和磁性材料 499

(二)磁铁的相互作用 502

七、电 508

(一)静电 509

(二)电路 512

(三)电磁 520

第三部分 生命科学活动 524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525

(一)种子 525

(二)植物 537

(三)昆虫 558

(四)鸟 562

二、生物与环境 568

(一)鱼缸里的生活环境 568

(二)陆生动物的饲养环境 574

三、人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581

(一)人的呼吸系统 581

(二)人体温度调节系统 590

(三)人的皮肤及其预防疾病的功能 591

(四)食物和人体的消化系统 594

第四部分 地球和空间科学活动 617

一、地球的结构 617

(一)岩石和矿石的特征 617

(二)矿石的结构:晶体和结晶 624

(三)地球表面的结构 631

二、地球上的大气、天气和气候 635

(一)水循环 635

(二)天气 645

三、地球上的海洋 657

四、从地球望星空 668

(一)太阳、月球和星星的位置与运动 668

(二)太阳系和地月系 682

附录 689

附录A 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60年历程回顾 690

附录B 科学仪器、设备和材料 694

附录C 材料储存空间和生物饲养空间 697

附录D 各种动物需要的食物 702

附录E 中小学科学探究活动安全建议 704

附录F 测量工具和技术 706

附录G 美国现行部分小学科学教材 711

附录H 本书中涉及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内容 71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