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视播控设备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电视播控设备
  • 《电视播控设备》编写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00187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1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视播控设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电视播控采统 1

1.1 概述 1

一 电视播控设备与电视演播中心 1

二 演播方式和演播系统概念的演变 3

三 电视台的机构设置与工艺流程 4

四 技术系统的设计原则 5

五 设备配置原则和总的指标要求 8

1.2 主控制室与节目播出 12

一 总控流程与节目播出流程 12

二 系统功能及构成 13

三 各主要单机的功能及指标要求 20

1.3 副控制室与节目制作 22

一 节目制作流程 22

二 副控制室的配置与运行 23

三 演播室 28

四 编辑室 39

1.4 电子新闻采访(ENG)与现场节目制作(EFP) 41

一 电子新闻采访(ENG) 42

二 现场节目制作(EFP) 43

三 转播车 44

1.5 新闻中心 46

1.6 自动播出系统 47

一 自动播出系统与自动播控整全系统 48

二 自动播控系统的分类 49

三 自动播出的实现 49

第二章 同步信号发生器 52

2.1 彩色同步信号 52

一 复合同步脉冲T 52

三 行、场推动脉冲H、V 53

四 色同步门脉冲K 53

二 复合消隐脉冲X 53

五 PAL相位识别脉冲P 55

六 副载波信号F 55

2.2 彩色同步机的基本组成 58

一 分立元件彩色同步机 58

二 数字集成化彩色同步机 60

2.3 PAL耦合器电路 64

一 副载波晶体振荡器 64

二 2.5MHz压控晶体振荡器 65

三 鉴相器电路 65

四 25Hz偏置电路 67

2.4 定时电路 70

一 80∶1分频器 70

二 625∶1分频器 72

2.5 脉冲形成电路 73

一 门控脉冲形成 73

二 复合同步脉冲形成 74

三 复合消隐脉冲形成 76

四 行、场推动脉冲形成 78

五 K脉冲形成 78

六 P脉冲形成 81

2.6 同步机之间的锁相原理 81

一 台从锁相 82

二 台主锁相 84

第三章 编码器 86

3.1 概述 86

3.2 编码器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87

一 视频信号通路 87

二 副载波通路 103

三 色度信号通路 116

四 全电视信号形成部分 124

五 脉冲制备部分 127

一 CB-1型编码器系统简介 132

3.3 编码器系统简介 132

二 BVP-330P编码器系统简介 135

第四章 视频切换与特技 137

4.1 概述 137

4.2 视频开关 139

一 对视频开关的基本要求 139

二 视频开关电路 140

三 视频开关的控制电路 141

4.3 慢转换 144

一 基本方式和要求 144

二 X切换电路 145

4.4 分画面特技 146

一 分画面特技的基本原理 147

二 特技波形发生器 147

三 门控放大器 149

四 混合/门控放大器(M/K) 150

五 色同步的分离和混入 152

六 移位电路 153

4.5 键控特技 154

一 自键 154

二 外键 155

三 色键 155

第五章 电视监示器 159

5.1 概述 159

一 监视器的分类 159

二 监视器与一般电视接收机的比较 160

5.2 彩色监视器的功能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 160

一 几种彩色监示器简介 160

二 监视器的主要功能特点 161

三 监视器的功能发展及近况 163

5.3 监视器的典型电路分析 165

一 监视器的视频通道 165

四 监视器屏幕尺寸及显象管类型的发展动态 165

二 伴音电路的改进 170

第六章 视频测量技术 171

6.1 概述 171

6.2 反射损耗的测量 173

一 测量原理 173

二 测量方法 174

三 反射损耗对图象质量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176

6.3 介入增益及其稳定性的测量 177

一 介入增益 177

二 介入增益稳定度 179

6.4 视频杂波的测量 179

一 连续随机杂波 179

二 电源干扰 185

四 脉冲干扰 186

三 单频干扰 186

五 串扰 187

6.5 视频非线性失真的测量 188

一 亮度非线性失真 189

二 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交调失真 191

三 微分增益(DG)失真 193

四 微分相位(DP)失真 195

6.6 视频线性失真的测量 196

五 色度信号的非线性幅度失真 196

一 频域测量法 198

二 亮度信号波形失真测量法 199

三 色度—亮度不等性的测量法 207

6.7 插入测试行信号 209

一 测试行信号的安排 209

二 测试行信号的基本要求 209

三 第19行测试信号 210

四 第20行测试信号 21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