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哲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道教哲学
  • 卢国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14138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教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上篇 从“神道设教”到“道教” 22

引言 22

第一章 “神道设教”中的人文精神 29

第二章 礼俗之间的“统同”与“辨异” 42

第一节 “统同”与“辨异”是因果互动的整体 42

第二节 风俗民情之“辨异”是礼乐“统同”的基础 43

第三节 礼乐“统同”建立在百家融合的理论高度上 45

第四节 礼乐“统同”的两种表现形式 47

第三章 汉代礼俗、信仰与道教的形成 56

第一节 礼学规范与礼仪实际的分别 56

第二节 封禅的仪式及信仰问题 61

第三节 道教的形成及其文化涵蕴 69

第四章 斋醮科仪的古今之变 88

第一节 斋醮科仪之本旨 88

第二节 斋醮科仪的分类结构 89

第三节 科仪形式的增衍及其原因 102

第四节 清整科仪的常规性方式 132

中篇 从“玄道”到“重玄之道” 151

引言 151

第一章 汉魏晋“玄道”及其根旨 154

第一节 “玄道”--汉魏晋道教思想的主题性概括 154

第二节 “玄道”的根旨 163

第三节 本根论思想 181

第二章 “重玄”的产生及其思想背景 194

第一节 两个孙登 194

第二节 从孙盛的诘难看玄学《老子》之困境 199

第三节 支道林的回应 207

第四节 历史的疑问 215

第三章 南北朝道教义学与重玄学 225

第一节 南北朝道教义学之开展 226

第二节 有无通贯的道体论 242

第三节 清虚自然的道性论 273

第四章 隋唐重玄的精神哲学 285

第一节 佛道论争中的理论问题 287

第二节 《本际经》和《海空经》的道体、道性思想 300

第三节 成玄英追求超越的精神哲学 318

第四节 李荣志在虚静的精神哲学 338

第五节 王玄览的道性论和心性论 357

第五章 重玄思潮下的道教性命之学 370

第一节 司马承祯的修性养命之学 371

第二节 吴筠的性情修养论 390

第三节 唐玄宗《道德经注疏》的“摄迹归本”论 409

第四节 《清静》诸经论的性命学说 422

下篇 从方仙道到内丹道 435

引言 435

第一节 方仙之“道”及其精神旨趣 440

第一章 方仙道的精神旨趣与道家的贵生思想 440

第二节 贵已重生的道家思想 450

第二章 《参同契》与唐五代道教的外丹理论 465

第一节 佛教对元气生成论的冲击 465

第二节 《参同契》的思想史价值 469

第三节 “鼎室中自是一天地”的丹道理论 479

第四节 “推度效符证”的思想逻辑 485

第五节 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 497

第一节 内丹的道与术两个层面 507

第三章 《参同契》与唐宋道教的内丹理论 507

第二节 道术结合与隋唐内丹道的形成 515

第三节 两宋内丹道及《悟真篇》之丹道渊源 527

第四节 唐宋内丹道的理论内核--理气“本然”论 542

第四章 内丹道中的心性学 561

第一节 唐宋内丹道的心性学 562

第二节 金元全真道的心性学 579

跋 61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