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玻璃的本质结构和性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德)朔尔策(H.Scholze)著;黄照柏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15040·4556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玻璃的本质结构和性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言 1
2.玻璃的本质及结构 4
2.1 玻璃的定义 4
2.2 网络假说 7
2.3 熔体的结构 10
2.3.1 从相图和活度进行分析 12
2.3.2 从其他数据进行分析 26
2.3.3 分相 31
2.3.4 酸度——碱度 50
2.4 液相和固相形成的动力学 52
2.4.1 粘度的基本概念 53
2.4.1.1 与温度的关系 57
2.4.1.2 与时间的关系 64
2.4.2 熔化过程 69
2.4.3 结晶 70
2.4.3.1 成核 71
2.4.3.2 结晶速度 79
2.4.3.3 受控结晶 86
2.4.4 玻璃形成——从动力学分析 88
2.5.1 热力学问题 101
2.5 玻璃结构 101
2.5.2 X射线测定及其他方法 111
2.5.3 键状态 118
2.5.3.1 SiO2的键状态 118
2.5.3.2 数据概括 122
2.5.3.3 玻璃形成——从键分析 128
2.5.4 关于玻璃结构及玻璃形成的其他假说 132
2.5.5 理想玻璃与实际玻璃 136
2.5.6 玻璃态与无定形 139
2.6 各种玻璃结构 141
2.6.1 氧化物玻璃 142
2.6.1.1 单组分玻璃 142
2.6.1.2 R2O的影响 146
2.6.1.3 RO的影响 147
2.6.1.4 R2O3的影响及以R2O3为主体的玻璃 149
2.6.1.5 RO2及R2O5的影响以及以RO2或R2O5为主体的玻璃 155
2.6.1.6 其他氧化物玻璃 156
2.6.1.7 其他阴离子的影响 158
2.6.2.1 卤化物玻璃,特别是氟化物玻璃 162
2.6.2 非氧化物玻璃 162
2.6.2.2 硫属玻璃 163
2.6.2.3 玻璃态金属及玻璃状碳 164
3.玻璃的性质 166
3.1 粘度 166
3.1.1 测定方法 167
3.1.2 与温度的关系 173
3.1.3 与组成的关系 173
3.1.4 按组成进行计算 185
3.1.5 与热历史的关系 190
3.2 热膨胀 192
3.2.1 测定方法 192
3.2.2 与温度的关系 194
3.2.3 与组成的关系 195
3.2.4 按组成进行计算 200
3.2.5 与热历史的关系 205
3.3 密度 207
3.3.1 测定方法 207
3.3.2 与组成的关系 209
3.3.3 按组成进行计算 218
3.3.4 与温度的关系 222
3.3.5 与热历史的关系 227
3.4 光学性质 229
3.4.1 折射率 230
3.4.1.1 测定方法 234
3.4.1.2 与组成的关系 236
3.4.1.3 按组成进行计算 239
3.4.1.4 与温度的关系 244
3.4.2 透光度 246
3.4.1.5 与热历史的关系 246
3.4.2.1 测定方法 249
3.4.2.2 紫外区透过率 250
3.4.2.3 可见区透过率 252
3.4.2.4 红外区透过率 259
3.4.2.5 与温度的关系 261
3.4.2.6 与热历史的关系 262
3.4.2.7 特种玻璃的发展 263
3.5.1 弹性 267
3.5 力学性质 267
3.5.1.1 测定方法 268
3.5.1.2 与组成的关系 269
3.5.1.3 按组成进行计算 272
3.5.1.4 受压收缩 276
3.5.1.5 与温度的关系 277
3.5.1.6 与热历史的关系 279
3.5.2 强度 280
3.5.2.1 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 281
3.5.2.2 断裂过程 282
3.5.2.3 疲劳 287
3.5.2.4 中间小结 291
3.5.2.5 与组成的关系 294
3.5.2.6 表面缺陷的检验 298
3.5.2.7 提高强度的方法 299
3.5.2.8 测定方法 302
3.5.3 应力 303
3.5.3.1 双折射 304
3.5.3.2 与时间的关系——退火 310
3.5.4 硬度 312
3.5.4.1 变形机理 313
3.5.4.2 测定方法 314
3.5.4.3 与组成的关系 315
3.5.4.4 与温度的关系 318
3.5.4.5 与热历史的关系 318
3.5.4.6 耐磨蚀硬度 319
3.6.1 电导率 321
3.6 电学性质 321
3.6.1.1 测定方法 322
3.6.1.2 与组成的关系 323
3.6.1.3 与温度的关系 331
3.6.1.4 按组成进行计算 334
3.6.1.5 与热历史的关系 336
3.6.1.6 半导体玻璃 337
3.6.2 介电常数 339
3.6.2.1 测定方法 339
3.6.2.2 与组成的关系 340
3.6.2.4 与温度的关系 341
3.6.2.3 按组成进行计算 341
3.6.2.5 与频率的关系 342
3.6.3 介电损耗 342
3.6.3.1 测定方法 342
3.6.3.2 与温度及频率的关系 343
3.6.3.3 与组成的关系 344
3.6.8.4 按组成进行计算 345
3.6.3.5 与热历史的关系 346
3.7 表面张力 347
3.7.1 测定方法 348
3.7.2 与组成的关系 350
3.7.3 按组成进行计算 353
3.7.4 与温度的关系 356
3.8 化学稳定性 357
3.8.1 测定方法 364
3.8.2 与组成的关系 366
3.8.3 按组成进行计算 372
3.8.4 与温度的关系 372
3.8.5 与热历史的关系 373
3.8.6 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玻璃 374
3.8.6.1 玻璃电极 374
3.8.6.2 耐氢氟酸玻璃 377
3.8.6.3 耐碱玻璃 377
3.8.6.4 钠汽灯用玻璃 377
3.9 热学性质 378
3.9.1 比热 378
3.9.1.1 测定方法 379
3.9.1.2 与温度的关系 379
3.9.1.3 与组成的关系 380
3.9.1.4 按组成进行计算 381
3.9.1.5 与热历史的关系 385
3.9.2 传热 385
3.9.2.1 测定方法 386
3.9.2.2 与温度的关系 387
3.9.2.3 与组成的关系 387
3.9.2.4 按组成进行计算 389
4.结尾 392
参考文献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