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汉语应用音韵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古汉语应用音韵
  • 胡力文著 著
  • 出版社: 中华诗词出版社
  • ISBN:978988196365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汉语应用音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古音韵知识概说 1

第一节 古声母 3

一、守温三十六字母 3

二、《广韵》四十一声类 5

三、上古音声母 6

四、《中原音韵》二十纽 11

【思考与练习一】 14

第二节 古韵部 14

一、几个有关韵的术语 14

二、中古音的韵部 17

三、上古音韵部 21

四、《中原音韵》十九部 25

【思考与练习二】 27

第三节 古声调 28

一、上古声调研究略述 28

二、中古音的四声及其演变 29

【思考与练习三】 32

第四节 古韵图 33

一、什么是韵图 33

二、关于摄与转 35

三、关于等与呼 36

【思考与练习四】 38

下编 古音韵知识的应用 39

第一节 了解声韵通转规律 39

一、声类通转 39

二、韵部通转 41

【思考与练习五】 43

第二节 辨析双声、叠韵 45

一、什么是双声、叠韵 45

二、双声叠韵的类型 46

三、双声叠韵的作用 48

【思考与练习六】 49

第三节 正确地认识音训 49

一、什么是音训 49

二、音训的几种方式 50

三、怎样认识音训 53

四、音训的实用价值 54

【思考与练习七】 57

第四节 掌握古音通假 58

一、什么是古音通假 58

二、通假的主要类型 59

三、怎样掌握和运用古音通假 65

【思考与练习八】 69

第五节 分析同源词 70

一、什么是同源词 70

二、同源词的类型 72

三、同源词的分析与系源 76

四、同源词研究的意义 81

【思考与练习九】 83

第六节 拼读与解释反切 83

一、反切及其产生的条件 83

二、反切的拼读与解释 87

三、怎样利用韵图查检反切读音 96

【思考与练习十】 97

第七节 学习与掌握诗律 98

一、诗体 98

二、平仄 99

三、对仗 112

四、押韵 115

【思考与练习十一】 121

第八节 学习与掌握词律 123

一、词的类别 123

二、词牌和词谱 124

三、词的句式与平仄 132

四、词的对仗 135

五、词的用韵 136

【思考与练习十二】 140

第九节 学习与掌握曲律 141

一、关于元曲 141

二、曲调和宫调 142

三、曲字的平仄 145

四、衬字 148

五、曲韵 149

【思考与练习十三】 153

第十节 借助古音韵知识进行声母辨正 153

一、借助“古无轻唇音”说,分辩f与h,掌握f声母字 154

二、运用声类通转规律,分辨f与h,掌握h声母字 155

三、借助“古无舌上音”说,分辨zh、ch、sh与z、c、s,掌握zh组声母字 157

四、借助“娘日二纽归泥”说,分辨n与l,掌握n声母字 158

五、依据浊音清化规律把方言中的浊音声母变为相应的清音声母 159

六、掌握见溪群晓匣、精清从心邪的演变规律,把方言中的尖音、团音一律念成舌面前辅音 159

七、根据见系开口二等字的演变规律,把这些字念成舌面前辅音 160

八、利用泥日二纽声旁字(或声旁)读音的历史联系,掌握r声母字 161

【思考与练习十四】 162

第十一节 借助入声声旁辨识古入声字 162

一、古入声字的辨识可以利用的途径 163

二、怎样借助入声声旁辨识古入声字 164

三、借助声旁辨识古入声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67

【思考与练习十五】 169

第十二节 处理文言文的读音问题 170

一、破读 170

二、特读 176

三、叶读 178

【思考与练习十六】 180

【附】“思考与练习”答案提示 183

后记 199

精品推荐